章 数控机床相关概述
节 数控机床的概念及相关介绍
一、数控机床的定义
二、数控机床的构成
三、数控机床的主要特点及适用加工范围
第二节 数控机床的分类
一、按加工工艺方法分类
二、按运动方式分类
三、按控制方式分类
四、按工艺用途分类
五、按联动轴数分类
第三节 数控机床的发展历程、特征及其发展意义
一、数控机床的发展阶段
二、现代数控机床的特征
三、数控机床行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第四节 机床数控化改造情况分析
一、从微宏观上看机床数控化改造的必要性
二、机床及生产线数控化改造的市场发展状况
三、机床数控化改造的内容及优缺点
四、机床数控化改造实施的方法
第二章 2007-2008年国际数控机床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节 2007-2008年国际数控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一、国际数控机床基本情况
二、全球机床产业结构逐渐发生变化
三、数控机床的主要技术特点与发展条件
四、国际数控机床产业先进国家主要发展经验
五、多轴联动数控系统成为全球数控机床的技术制高点
六、国际数控机床新技术发展特点
第二节 2007-2008年国际数控机床行业消费状况分析
一、市场需求发展和格局变化分析
二、生产、消费和贸易需求分析
三、数控机床产值和消费额分析
第三节 2007-2008年国际数控机床技术特点分析
一、“易变、多变、善变”
二、硬件和软件相组合
三、以电子控制为主的机电一体化机床
第三章 2007-2008年国际数控机床主要国家运行状况分析
节 美国
一、美国数控机床业发展特点分析
二、美国数控机床生产状况分析
第二节 德国
一、德国机床生产技术全球
二、德国机床数控化改造工作呈现五大特点
三、德国政府一贯重视机床工业的重要战略地位
第三节 日本
一、日本政府重视数控机床业发展
二、日本数控机床发展情况
三、日本数控工具磨床发展动态
四、日本数控机床的地位分析
五、日本机床生产商与数控设备生产商结为战略联盟
第四章 2007-2008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节 2007-2008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发展经济环境分析
第二节 2007-2008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第三节 2007-2008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发展社会环境分析
第四节 2007-2008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发展技术环境分析
第五章 2007-2008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节 2007-2008年中国数控机床发展概况分析
一、中国数控机床行业迈入快速发展期
二、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快速发展自给率明显提升
三、产业构成仍以原国有大型企业为主
四、优势企业形成集团
五、2007年前5月数控机床产量增长持续优于普通机床
六、中国数控机床国产化之路还任重道远
第二节 2007-2008年中国部分地区数控机床发展状况分析
一、辽宁省数控机床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全国
二、辽宁六大措施支持数控机床行业发展
三、湖北黄锻成功研发出数控折弯成型机
四、滕州成全国数控铣钻床生产基地
第三节 2007-2008年中国数控机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国产数控机床与国外存在的差距
二、中国数控机床面临的挑战与不足
三、中国数控机床亟待开发高端数控系统
四、电主轴是制约中国数控机床发展的软肋
第六章 2007-2008年中国数控机床市场运行概况分析
节 2007-2008年中国数控机床市场概况分析
一、中国数控机床市场发展情况回顾
二、中国数控机床市场发展现状
三、国产数控机床渐受市场青睐
第二节 2007-2008年中国数控机床业技术现状分析
一、信息化技术基础薄弱,对国外技术依存度高
二、产品成熟度较低,可行性不高
三、创新能力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第三节 2007-2008年中国数控机床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一、数控机床已成机床消费主流
二、普及型数控机床成市场需求主流
三、机床工具业主要用户对数控机床的需求预测
第四节 2007-2008年中国数控机床市场销售模式分析
一、国内数控机床企业常用销售运作模式
二、中国数控机床企业销售模式运作的优劣势
三、中国数控机床企业销售模式运作的困惑
四、中国数控机床企业销售模式发展方向
第七章 2007-2008年中国数控机床进出口状况分析
节 2007-2008年中国数控机床进出口总况分析
一、2007-2008年中国数控机床进出口规模及增长分析
二、2007-2008年中国数控机床地位和比重分析
三、2007-2008年中国数控机床出口额占销售产值的比例
四、2007-2008年中国数控机床进口额占市场容量的比例
五、2007-2008年中国数控机床进出口额差异及变化分析
第二节 2007-2008年中国数控机床进口状况分析
一、2007-2008年中国数控机床进口总况分析
二、中国数控机床国家进口结构
三、2007-2008年中国数控机床进口产品结构
第三节 2007-2008年中国数控机床出口状况分析
一、2007-2008年中国数控机床出口总况分析
二、中国数控机床细分产品出口情况
三、2007-2008年中国数控机床出口流向结构及出口地区
四、2007-2008年中国数控机床主要出口企业
五、2007-2008年中国数控机床出口价格特征分析
第四节 2007-2008年中国数控机床主要产品进出口价格特征分析
第八章 2007-2008年中国加工中心(MC)分析
节 2007-2008年中国加工中心(MC)的发展分析
一、中国加工中心发展概况分析
二、中国龙门加工中心和数控龙门镗铣床发展状况分析
三、中国加工中心市场发展情况分析
四、加工中心在叶片生产上的应用情况分析
五、国产加工中心现状
第二节 2007-2008年中国加工中心(MC)进出口分析
一、中国加工中心进口额列各类机床之首
二、2007年中国加工中心进口情况分析
三、2008年中国加工中心进口统计
第三节 2007-2008年中国加工中心(MC)行业存在的差距及发展措施
一、国产加工中心与国外水平存在的差距
二、提高国产加工中心市场占有率发展建议
三、提升国产加工中心市场竞争力的对策
第九章 2007-2008年中国其他数控机床分析
节 数控车床
一、数控车床的分类
二、国外部分国家数控车床生产及消费简况分析
三、中国数控车床的发展概况分析
四、“十五”中国数控车床生产、进出口及消费情况分析
五、中国数控车床发展建议
六、数控立式车床发展趋势
第二节 数控磨床
一、国外数控平面磨床及主要数控系统发展情况分析
二、中国数控平磨的发展状况分析
三、数控工具磨床的数控系统改造研究分析
第三节 其他数控机床
一、国际数控卧式镗铣床与落地式铣镗床的发展情况分析
二、中国数控锻压机床发展状况分析
三、超大型数控钻床在管板加工中的应用分析
第十章 2007-2008年中国数控机床技术发展状况分析
节 2007-2008年数控机床技术发展概况分析
一、数控机床技术发展情况
二、数控技术发展特点分析
三、中国数控机床技术发展经济特征及构想
四、智能数控机床的发展情况
五、高速数控机床控制技术发展情况
六、数控机床电主轴所融合的技术
七、齿轮加工数控系统结构分析
第二节 2007-2008年中国数控机床技术进展分析
一、国产数控机床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二、国产数控机床技术水平取得较大突破
三、国内数控机床产业科研攻关获得较大成果
四、国产数控机床用国产数控系统通过验收
第三节 2007-2008年数控机床伺服系统发展情况分析
一、数控机床伺服系统的分类
二、国内外数控机床伺服驱动技术发展情况分析
三、数控机床中不同种类伺服系统发展状况分析
第四节 2007-2008年数控机床各技术的应用分析
一、数控机床进给传动装置部件的应用情况分析
二、虚拟数控机床技术介绍及应用情况分析
三、自动上下料系统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分析
四、数控机床中直线电机进给驱动的应用情况分析
五、PLC在数控系统点位控制功能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六、数控机床测量中激光干涉仪的应用发展情况分析
第十一章 2007-2008年中国数控机床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节 2007-2008年中国数控机床市场竞争现状
一、国产数控机床市场占有率提高
二、高端产品开发取得突破
三、自主创新成为发展动力
四、机床业重组并购分析
第二节 2007-2008年中国数控机床与国际先进机床比较
一、技术水平的比较
二、产业化生产比较
三、专业人才的比较
四、中韩机床竞争力的差距
第三节 中国数控饥荒区域竞争格局分析——长江三角洲
一、2007-2008年发展状况分析
二、2007-2008年生产技术分析
三、2007-2008年取得新成绩分析
第四节 中国数控饥荒区域竞争格局分析——珠江三角洲
一、2007-2008年发展状况分析
二、2007-2008年生产技术分析
三、2007-2008年取得新成绩分析
第五节 中国数控饥荒区域竞争格局分析——环渤海
一、2007-2008年发展状况分析
二、2007-2008年生产技术分析
三、2007-2008年取得新成绩分析
第十三章 2007-2008年中国数控机床的应用领域状况分析
节 2007-2008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概况分析
二、数控机床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三、中国数控机床推动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
四、中国数控机床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中的应用及发展对策
五、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趋势
六、“十一五”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目标及其发展方向
第二节 2007-2008年中国船舶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国产数控机床为国内船舶制造提供保障
二、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对机床业的需求情况分析
三、2007-2008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状况分析
四、2009-2012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展望
第三节 2007-2008年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中国数控机床为美国波音飞机定做发动机叶片
二、中国航空产业对数控机床的需求分析
三、中国航空航天设备产业发展概况
四、中国航天产业发展成绩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十一五”中国航天产业战略目标及发展重点
六、“十一五”中国民用航空业五大发展重点
第四节 2007-2008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2007-2008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状况分析
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已呈现拐点
三、电子信息产业对数控机床的要求分析
四、“十一五”中国信息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
第十四章 2009-2012年中国数控机床发展前景与趋势分析
节 2009-2012年中国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数控机床未来发展前景
二、数控机床走向信息化时代
三、亟待研发七类中数控机床
第二节 “十一五”期间数控机床发展展望
一、“十一五”中国数控机床发展前景较好
二、“十一五”中国数控机床行业的战略机遇与发展重点
三、“十一五”期间数控机床行业应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
四、“十一五”期间中国数控系统产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及建议
第三节 2009-2012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发展概况预测分析
一、2009-2012年中国国产数控机床市场占有率预测分析
二、2009-2012年中国国产数控机床产量预测分析
三、2009-2012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市场需求量预测分析
四、2009-2012年中国数控机床进出口状况预测分析
第十五章 2009-2012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投资前景分析
节 2009-2012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第二节 2009-2012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投资环境分析
一、市场环境
二、环境风险分析
第三节 2009-2012年中国数控机床的发展策略分析
一、形成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发展数控机床重在培育市场
三、重视数控机床营销的“四度理论”
第四节 2009-2012年中国数控机床投资策略分析
一、数控机床的投资机遇分析
二、数控机床改造蕴藏商机
三、低端数控木工机械利润分析
第五节 专家建议
世界机床生产与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密切相关,互相促进。在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经济景气,市场需求旺盛,机床生产大发展,1985年世界机床产值215亿美元,1990年达空前高峰453亿美元。目前,世界经济和机床生产的形势处于快速成长阶段。2006年世界机床产值为592.5亿美元,同比增加10.4%,比2005年增加近56亿美元,。世界机床生产前五名依次是:日本135.2亿美元、德国107.8亿美元、中国70.6亿美元、意大利54.5亿美元和韩国41.4亿美元。前五名中有三个在亚洲,两个在欧洲。
2007年中国能批量生产数控机床的有40多家;数控系统生产企业也有70多家,生产数控机床配套产品的企业达300多家。2007年中国大陆数控机床产量达到7.75万台,同比增长12.5%;国内产品销售总收入达20.53亿美元,同比增长18.2%。,2007年中国大陆共进口各种数控机床2.21万台,同比增长16.1%,用汇29.16亿美元,同比增长17.3%;而数控机床出口只有1.02万台,创汇2.79亿美元。
“十一五”期间,中国数控机床产业步人快速发展期,用户对高端产品数控机床的需求将保持旺盛,一方面数量将继续快增,一方面需求档次将提高。随着振兴装备制造业16个关键领域的高水平新产品的发展,每个领域都对数控机床提H1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中国中、数控机床仍需大量进口,国产数控机床在性能、品种和产量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尚存在相当的差距。中国数控机床行业面临千载难逢的大好发展机遇,同样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认识到后发优势,坚持自主创新,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加强对核心技术的研究和掌握。2008年全球经济步入冬天:2008年全球经济将继续放缓,增长率只会达到3.9%,到2009年将下降到3%。这给中国数控机床带了了一个更新的挑战同时也是机遇。预计2009年数控车床销售数量将达89259台,年均增长率为16.5%。
本报告详尽描述了中国数控机床行业运行的环境,重点研究并预测了其下游行业发展以及对数控机床需求变化的长期和短期趋势。针对当前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威胁,提出了我们对数控机床行业发展的投资及战略建议。本报告以严谨的内容、详实的数据、直观的图表帮助数控机床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我们的主要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海关总署、中国机械行业协会等业内权威专业研究机构以及我中心的实地调研。本报告整合了多家权威机构的数据资源和专家资源,从众多数据中提炼出了精当、真正有价值的情报,并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宏观与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其结论和观点力求达到前瞻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的统一。这是我中心经过市场调查和数据采集后,由专家小组历时一年时间精心制作而成。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